首页 > 使馆信息
驻马其顿大使温振顺接受《新马其顿报》记者采访

2015-10-21 21:42

  2015年10月20日,驻马其顿大使温振顺应约接受《新马其顿》报记者亚历山大·斯尔宾诺夫斯基采访,回答了关于中马双边关系、中国-中东欧合作、“一带一路”倡议、中国经济发展以及一些热点问题。《新马其顿》是在马其顿发行历史最久的报纸,在全国性各大日报中发行量居第三位,面向知识界读者。

  10月21日,《新马其顿报》在第四版刊登了采访全文,内容如下:

  问: 中国和马其顿双边关系发展良好,不存在突出问题。您如何看待两国关系的未来发展?

  答: 当前中马双边关系发展势头良好,双方积极在中国-中东欧合作机制下扩展各领域互利合作。马其顿是“一带一路”倡议沿线国家。马其顿政府对该倡议给予积极响应,并支持“中欧陆海快线”建设构想,中方对此高度赞赏。

  今年11月下旬,马其顿总理格鲁埃夫斯基拟赴华出席第四届中国-中东欧领导人会晤,这也将是他连续第三年访华。中方希望这次会议通过中国-中东欧合作中期规划,确定合作方向、领域和原则。我相信,中马两国领导人再次会晤,将有力地促进中马友好合作关系迈上一个新台阶。

  问:去年中国和中东欧16国领导人在贝尔格莱德举行会晤,会晤期间中方宣布将对巴尔干地区增加100亿美元的优惠贷款。马其顿已经获得了5.74亿欧元的贷款。请问中国在马其顿和这一地区投资的利益何在?

  答: 近年来,中马两国关系不断深化,在政治、经济、人文等领域交流合作进展迅速,经贸合作日益紧密。特别是在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合作机制推动下,中马两国合作在基础设施领域实现突破。作为首批使用中国优惠买方信贷的中东欧国家,由中水电公司承建的两条高速公路项目已在马其顿全面展开。在去年底贝尔格莱德会议上,中马塞匈四国还就建设中欧陆海快线达成了共识。今年7月初,中车为马其顿制造的首列动车组竣工下线,6列动车组将于10月底起陆续运抵马其顿并交付使用。此外,双方还在商谈开展新的合作项目。

  中国主张促进相互投资,以提升经贸合作规模和水平,努力为贸易持续稳步增长创造条件,鼓励企业探讨利用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区位优势和良好的投资环境共同开拓第三方市场。我们鼓励中国和中东欧国家金融机构继续开展灵活多样的合作,探索金融合作创新模式,改善企业融资条件。继为中东欧国家提供“100亿美元专项贷款”后,中国政府又设立了30亿美元规模投资基金,并启动第二期10亿美元的投资合作基金。中方积极鼓励更多中东欧国家金融机构、企业参与基金,积极开展投资合作。

  问: 中国对投资希腊比雷埃夫斯港口和巴尔干地区陆路基础设施有强烈的兴趣。包括欧洲国家在内的各国媒体都对中国重新建设丝绸之路进行了许多报道。您能否解释一下这条路线在地缘政治和经济上的重要性?

  答: 陆上丝绸之路从2000多年前就开始形成,此后逐渐建立的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国同中亚、南亚、东南亚、东非、欧洲经贸和文化交流的大通道。在千百年的岁月里,丝绸之路推进了人类文明进步,成为促进沿线各国繁荣发展的重要纽带。

  如今,这条古老的丝绸之路承载着新世纪的使命和召唤,被赋予新的内容和主题,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201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受到了沿线近60个国家和有关国际组织的广泛关注与支持。今年3月28日,中国政府制定和发布了《推进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了一个指导性纲领文件,备受国际社会关注。

  当前世界正发生复杂深刻的变化,全球经济缓慢复苏、发展分化,各国面临的发展问题依然严峻。繁荣经济、扩大就业、改善人民生活等成为优先施政目标。“一带一路”旨在推动沿线各国实现经济政策协调,开展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区域合作,致力于建立和加强沿线各国互联互通伙伴关系,实现沿线各国多元、自主、平衡、可持续发展。“一带一路”建设契合沿线国家发展需要,有利于推动沿线各国发展战略的对接与耦合,发掘区域内市场潜力,促进投资和消费,创造需求和就业,增进沿线各国人民的人文交流与文明互鉴,让各国人民相逢相知、互信互敬,共享和谐、安宁富裕的生活。

  问: 马其顿和中国在过去几年间进行了高级别的军事互访。这包括2013年时任中国国防部长梁光烈访问马其顿,2014年时任马其顿国防部国务秘书斯特凡诺夫斯基访华,并会见中国国防部长常万全,双方都表示要加强两军合作。两国目前在军事领域合作有何新进展?

  答: 近年来,中马两国军事交流与合作保持良好发展势头。除了你提到的两次重要访问外,2014年8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王冠中中将成功访马,期间会见马国防部长约莱夫斯基,并与时任马军总长科特斯基中将、副总长塞伊迪尼中将举行了富有成果的会谈。

  特别值得提及的是,两军在人员培训方面也保持着良好合作,近年来,马方赴华培训人员数量呈上升趋势,今年中方也首次派军官赴马国防部公共地区事务中心参加培训。

  中方对发展中马军事交流与合作持积极态度,愿与马方继续保持在两军高层互访和各方面的交流。

  问: 美国、日本和其他10个太平洋地区国家近期签署了史上最大规模的区域贸易协定,该协定并未包含中国。请问这将对中国经济和中美关系产生何种影响?

  答: 中方对促进亚太经济一体化的区域贸易安排持开放态度,主张相关贸易安排应遵循世界贸易组织规则,有助于加强多边贸易体制,推进多哈发展回合谈判,服务全球发展议程。

  我们认为,亚太经济体发展阶段和水平不尽相同,应在充分考虑发展差异性、尊重发展中经济体特殊需求基础上,由各方在平等参与、充分协商、开放包容的基础上,合力推进本地区自贸区建设,各自由贸易安排之间应相互促进。中方积极致力于同本地区各方一道,本着互信、包容、合作、共赢的精神,积极推进亚太自贸区进程,打造开放型亚太经济格局,为全球经济健康发展注入新动力。

  问: 美国近期指责中国通过建设人工岛礁对中国南海进行“军事化”。您对此如何评论?

  答: 中国对南沙群岛及其附属岛屿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中方在南沙群岛有关岛礁上的建设,如综合性灯塔、海上应急救捞设施、气象观测站等,更多是为各类民事需求服务,以更好地履行中国承担的国际责任和义务,向本地区和国际社会提供更多的公共产品和服务。当然,其中也会包括一些必要的军事设施,它们纯属防卫性质,也是有限度的,与中方有关岛礁所处的安全环境是相适应的,不存在所谓“军事化”问题。

  需要指出的是,一些国家最近在南海地区频频炫耀武力,这才是推动南海“军事化”的最大因素,中方对此表示严重关切。我们希望有关国家停止炒作南海问题,恪守在领土主权问题上不持立场的承诺,谨言慎行,尊重中国和有关地区国家维护南海地区和平与稳定的努力,并为此发挥建设性作用。

  问:中国在未来几年内将面临哪些挑战?

  答: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立足自身国情,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发展道路。中国基本实现了千年发展目标,贫困人口减少了4.39亿,在教育、卫生、社保等领域取得显著成就。

  今天,中国正在努力让现代化与13亿多人口全方位结合,让超过10万亿美元的经济规模保持中高速增长,让环境与发展相协调、先富与共富相统筹、增长与转型相兼顾。我们面临众多挑战,可谓任重道远。

  近一个时期,中国经济增速有所放缓,经济面临较大下行压力,股市出现一些动荡。这里面既有世界经济影响的因素,也有我们主动调控的因素,还有许多年积累的一些结构性矛盾的影响。尽管面临这样那样的困难,但我们相信,中国经济的基本面没有发生变化,走势是缓中趋稳,稳中向好,并将保持长期稳定的中高速增长。中国在发展中的机遇大于挑战。

推荐给朋友
  打印本稿